作者:李梅、孫宏偉、劉學文
3.1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
原子吸收現象早在1802年就被伍朗斯頓(W.H.Wollaston)在研究太陽光譜時發現了,但作為一種實用的現代儀器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出現在1955年。當年澳大利亞科學家瓦爾西(A.Walsh)發表了論文“原子吸收光譜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 [1],開創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1959年俄羅斯學者里沃夫(Б.В.Львов)發表了論文“在石墨爐內*蒸發樣品原子吸收光譜的研究” [2],開創了石墨爐電熱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鑒于瓦爾西在建立和發展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方面的歷史功勛,里沃夫對發展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所做出的杰出貢獻,1991年在挪威卑爾根召開的第27屆光譜學大會和1997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的第30屆光譜學大會(CSI)上分別授予瓦爾西和里沃夫*屆和第二屆CSI獎。
3.1.1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特點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又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從光源發出的被測元素特征輻射通過元素的原子蒸氣時被其基態原子吸收,由輻射的減弱程度測定元素含量的一種現代儀器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法的優點:
(1)檢出限低。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FAAS)的檢出限可達到ng/mL級,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GFAAS)的檢出限可達到 ~ g。
(2)選擇性好。原子吸收光譜是元素的固有特征。
(3)精密度高。相對標準偏差一般可達到1%,可以達到0.2%。
(4)抗干擾能力強。一般不存在共存元素的光譜干擾,干擾主要來自化學干擾和基體干擾。
(5)分析速度快。使用自動進樣器,每小時測定幾十個樣品。
(6)應用范圍廣。可分析周期表中絕大多數的金屬與非金屬元素,利用聯用技術可以進行元素的形態和價態分析,還可以進行同位素分析。利用間接原子吸收光譜法可以分析有機化合物。
(7)用樣量小。FAAS進樣量一般為每分鐘2~6 mL,微量進樣法的進樣量可以小到10~50μL。GFAAS液體的進樣量為10~30μL,固體進樣量為毫克級。
(8)儀器設備相對簡單,操作簡便。
不足之處是:主要用于單元素的定量分析;校正曲線的線性動態范圍較窄,通常小于2個數量級。
電話
微信掃一掃